首页  >  读原著活动大赛  >  作品展示 > 正文

时与志

作者:张馨月-江苏省淮阴中学- 高一    发布时间:2019-05-14

读罢总理此文,不觉心怀激荡,胸中似有万千言语意欲倾吐,关乎时间、关乎自我,原本顽冥的思绪豁然开朗,向来愚钝的笔触此刻似也开化,不妨在此尽数抒写。

记起早年随友人登攀栖霞寺,正值香火鼎盛之际,香客芸芸,游人如织。来往人群行色匆匆,似是途经车马劳顿,也似困于琐事尘嚣,连上香跪拜也带着那匆匆的神色,忙从这宁静之所转身离去投入尘世。他们是否在追赶时间?他们追赶的动力来自何处?这般头也不抬的追赶又是否彰显着惜时的本质?我不由心生困惑,试图思索人与时间的关系定位。

时间于我,于人类,早已流转百代千载,此刻我尝试用遥远的视角去审视它的存在,却深感于自我的渺小与时间的广博。时间无尽,人类无以穷尽它的始与终;时间有限,不然又

何以生出惜时之论?是以,人对时间须葆有敬畏的姿态,同时,又须以己志支配一生中有限的时间,这一点正如总理于文中给予青年的警醒——应珍惜时光,成就自己的宏图伟愿。

纵观人世,劳碌者甚众,他们平庸而沉寂的生活何以如此匆促?他们也感慨于时间的短暂,可他们选择了抛弃理智的思绪,捉紧分秒投身手边琐碎繁杂的事务。涨腻的信息、横流的物欲冲淡了他们对自我的定位,剥夺了他们对生存状态的有限思考,进而丧失了情感的喷口、理想的寄托,终究被时间奴役。而志是曾经存在于他们心头的理想与目标,一旦志的光辉被抹去,运用时间的方向便失去了志的指引,行事终将漫无目的、空落劳碌。不由想起当年的“蚁族”,整日看似繁忙,行走于工作与休眠的两点一线,实则盲目、可悲。他们心头的理想被现实的风雨无情浇灭,曾经的目标与热爱都不见踪影,一旦丧失了追求的动力,只能一味顺从与忍受时间带来的压力。因此,有限的时间应由志支配,应有志指引。

透过时间的表象,挖掘自我内心深处的理想与志向,为时间的利用凿出深度、铺上基石,方可在此之上漫溯无穷广远。说罢深度,谈及时间利用的广度,依然离不开志的指引,而此时的志,也早已跳脱出原本理想追求、伟大志向的范畴,来到精神的层面。不妨拓宽思维,将时间的运用晕染成多样的角度,抬头放眼远方——既要谨记刻苦拼搏的训诫,也不忘却对精神栖息地的寻找,既珍惜时光去奋斗青春,也留下时光来陶冶自我。唯有如此,方可在岁月长河里保持从容。

不禁想起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舟居情结——一叶扁舟,质朴无饰、空虚受盈,以一载承万物,是文人宦海沉浮、辛苦为学后放空自我的绝佳处所。匀出空余之时寄身舟中,方可漫随舟外江水自流,饱观云白山青,物我两忘,终而抵达生命的无穷广远。在此意义上,扁舟便是文人的精神栖息地,把时间留白在精神家园,既可缓解长久拼搏的疲倦,亦能为未来的回身官场、提笔书海寻到灵感,可谓惜时与余时二者相得益彰。

这样的广度似又与远游之意相契。高蹈,犹远行也,此处的志化为心中神往的高蹈世界,在志的指引下,从生命的原点向更为宽广之处远行,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个人境界的超脱与无尽,显发自我的生命价值。

诚然,无论是惜时、余时乃至远行,均寄托在有限的时间里,我们更须认识到时间的无穷与遥远。望向浩茫岁月的深处,我们理应对时间怀有敬畏与感慨,一如古人仰观宇宙的惶惑,一如人类困在寿命樊篱下的纠结。

至此掷笔,我似能体会当年总理在书桌前行文时激昂的心绪,似能看到他神采奕奕的风貌,他的言语犹如东风阵阵在我耳畔久久澎湃,激励着年少的我们在光阴里凭志高歌。